
新学期伊始,回归校园的同时也不得不警惕潜伏在暗处的“健康小偷”——流感。为了防止流感在不经意间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守护师生的健康,今天就来为大家带来一堂至关重要的“流感防御课”,让大家在新学期里能够远离流感。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这些知识必须知道
1流感痴厂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像一场“小打小闹”
症状轻: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很少发烧
病程短:一般3-5天自愈
流感(流行性感冒):一场“全身大作战”
症状重:突发高烧(39-40℃)、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可能伴随咳嗽、喉咙痛
传染性强: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并发症危险:肺炎、心肌炎、脑炎,甚至危及生命
2高危人群易“中招”要警惕
5类人最危险:
老人(≥65岁)和儿童(&濒迟;5岁);
孕妇;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肺病等);
肥胖人群(叠惭滨≥30);
免疫力低下者(如癌症患者、长期服用激素)。
预防流感,比治疗更重要
1流感疫苗:有效“防护盾”
打疫苗会得流感?谣言!—疫苗不含活病毒,不会致病,少数人可能出现轻微发热(1-2天自愈);
谁该接种?—6月龄以上人群均可接种,高危人群优先;
最佳接种时间—每年10月底前(流感高发季前);
小贴士—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需每年接种新版本(病毒会变异哦!)
2日常防护:简单好习惯
洗手:用肥皂+流动水洗20秒,尤其摸过门把手、电梯按钮后;
戴口罩:流感高发期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地铁、医院)必戴;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每天30分钟快走)。
3误区提醒
喝板蓝根、熏醋不能预防流感,科学防护才是硬道理。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勤洗手: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在饭前、便后要彻底洗手。2·戴口罩:外出时,请为孩子佩戴口罩,尤其是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3·避免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
得了流感怎么办?科学用药是关键
1抗病毒药—治疗“主力军”
什么时候用:确诊流感后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越早越好)
常用药物
自行用药可能导致耐药性,必须遵医嘱!
2退烧止痛药—缓解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孕妇首选,对胃肠刺激较小
布洛芬:退烧效果强,但可能会刺激肠胃道
用药禁忌:
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致命脑病)避免多种感冒药混用(成分重复易过量)
3抗生素—不针对流感,别乱吃
流感是病毒引起,抗生素只杀细菌!
滥用危害:
破坏肠道菌群,引发腹泻
增加耐药风险,未来可能“无药可用”
什么情况要用抗生素?仅当流感合并细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时,医生会开具。
避开这些用药误区,保护自己和家人
误区1:输液好得快?流感是病毒引起,输液(抗生素或激素)不能缩短病程,反而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误区2:中药抗病毒更安全?
部分中成药含西药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混用可能过量中毒
误区3:烧退了就停药?
抗病毒药物需服满疗程(通常5天),擅自停药易导致病情反弹
什么时候必须去医院?出现以下症状,立即就医!
持续高烧3天不退;
呼吸困难、胸痛;
意识模糊、抽搐;
呕吐严重无法进食。
流感防治口诀
预防叁件套: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
治疗叁原则:早诊断、早用药、不滥用;
高危人群:有症状,速就医!
记住:流感的威胁远超普通感冒,科学应对才能平安过关!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
电话:021-38626161
邮编:200127
电子邮箱:测产蔼蝉肠尘肠.肠辞尘.肠苍
版权所有:911制品 | 摆沪卫(中医)网审摆2013闭第10123号闭
官方微信号
患者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