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聚焦“健康聆听,无碍沟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关注听障儿童群体,用科技与爱的力量,为他们架起一座通向有声世界的桥梁。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人工耳蜗,这项被誉为“现代医学奇迹”的技术,如何悄然改变了无数听障儿童的命运。
人工耳蜗弥补无声童年的缺憾
我国现有听力障碍儿童约20万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因先天性耳蜗发育异常或药物性耳聋,出生便陷入了寂静的世界。听力的缺失不仅阻隔了语言学习的机会,更可能让孩子的认知、社交能力发展滞后。许多家庭因高昂的治疗费用陷入困境,或因缺乏科学认知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好在,人工耳蜗技术的成熟使得寂静的童年不再是无法打破的魔咒。
人工耳蜗通过体外处理器捕捉声音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传递至大脑,让重度耳聋患者重获听力。对于0-6岁的儿童而言,这是语言发育的黄金窗口期,越早植入越能接近正常儿童的听觉水平。数据显示,早期植入且坚持语言训练的儿童,90%以上能顺利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他们的笑声、歌声终将与其他孩子一样清脆明亮。
科技让“听见”触手可及
从第一代笨重的设备到如今智能降噪、无线互联的精密仪器,人工耳蜗技术历经40年革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焦宇主任带领的人工耳蜗团队已经为近千名患儿完成植入。上海更将儿童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岁的小患者在开机瞬间第一次听声音时的反应让在场所有人潸然泪下。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科技的温度,正在融化无声的坚冰。
构筑全链条支持体系,让爱声声不息
我们倡导建立“早筛查-早干预-早康复”的完整支持网络:
1. 预防先行:在上海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已超过99%,但偏远地区仍需加强宣教;
2. 政策护航:我们致力于推动更多地区将人工耳蜗纳入大病救助,设立专项康复基金;
3. 社会共融:我们倡导学校配备FM调频系统帮助听障学生清晰听课,在社区开展手语普及活动。
爱耳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应是行动的起点。无论是为听障儿童公益项目捐款,用微笑鼓励康复中的孩子,还是向亲友科普人工耳蜗知识,都是在为“让每个孩子听见花开”的愿景添砖加瓦。让我们携手破除偏见与障碍,用科技传递温暖,让爱的声音永远嘹亮。
本期专家:
焦宇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主任,主要从事儿童听力障碍、睡眠障碍、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等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
门诊时间:专家门诊 周四全天;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周日下午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
电话:021-38626161
邮编:200127
电子邮箱:测产蔼蝉肠尘肠.肠辞尘.肠苍
版权所有:911制品 | 摆沪卫(中医)网审摆2013闭第10123号闭
官方微信号
患者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