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医生在门诊中时常会遇到家长焦急地咨询孩子眼睑周围的色素痣或赘生物问题。这些病变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更可能威胁眼部功能。
如何既根除病变,又兼顾眼睑功能与外观?今天就通过一个真实手术案例,帮助大家了解此类疾病的处理要点。
泪小点旁的“小疙瘩”
13岁的明明(化名)右眼上眼皮从小有两颗直径约2尘尘的肿物,其中一颗位于泪小点旁。因为肿物比较明显,影响美观,令明明十分困扰。
从眼科医生的角度,肿物紧邻泪小点及泪小管,若处理不当可能损伤泪液排泄系统,导致终生溢泪。
术前
手术方案:
精准切除:沿肿物基底剥离,完整切除病灶,同时保护泪小点开口完整性;
美容缝合:沿上重睑处用8-0可吸收线缝合,术后1周拆线,切口隐匿于睑缘生理弧度中。
术后第1天情况非常理想。切口位于双眼皮内,巧妙地隐藏在眼睑自然褶皱中,使得肿块切除后的疤痕几乎不可见。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红肿,切口愈合顺利。同时很好地避开了泪小点这一关键部位,孩子术后没有流泪表现。
术后
眼科医生处理眼周赘生物的优势
1. 功能与美容兼顾:眼科医生深谙眼睑分层结构(皮肤-轮匝肌-睑板-结膜),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术中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肿物,能明确避开泪小点等关键功能部位,同时避免睑外翻等并发症。
采用美容缝线分层缝合,8-0缝合线的直径仅0.04尘尘,相当于发丝的1/3,实现超减张缝合;分层缝合,精确对合轮匝肌与皮肤,避免术后睑缘切迹;
2. 泪道系统守护者:90%的泪液经泪小点排泄,若缺乏泪道重建经验,易造成“干眼-溢泪”矛盾;
3. 儿童专用麻醉管理:与儿科麻醉团队配合,采用喉罩吸入麻醉+局部浸润,确保安全且苏醒平稳。
给家长的建议
1. 发现孩子有眼睑肿物时,建议在出生后6个月进行首次眼科评估;
2. 若肿物出现快速增大、表面破溃、睫毛脱落等表现,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
3. 术后需定期复查睑缘形态、泪液排泄功能及屈光状态,直至视觉发育成熟(约12岁);
4. 非功能区色素痣可选择学龄前(5-7岁),此时组织修复能力强且能配合术后护理,疤痕不明显。
眼睑是心灵的“画框”,更是视觉的“守护者”。选择熟悉眼部解剖的眼科医生,用最小的创伤换取孩子一生的清晰视界。
本期专家
刘 红 眼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擅长斜视、复视、先天性眼球震颤、弱视、近视、视疲劳、倒睫、小儿眼病及屈光不正的诊治,尤其擅长各类疑难斜视、复视、先天性眼球震颤及小儿倒睫的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
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斜视、屈光不正与儿童眼病
周一上午 特需门诊-斜视、弱视及眼球震颤个性化诊疗
周五下午 特需门诊-复视、歪头及儿童眼病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
电话:021-38626161
邮编:200127
电子邮箱:测产蔼蝉肠尘肠.肠辞尘.肠苍
版权所有:911制品 | 摆沪卫(中医)网审摆2013闭第10123号闭
官方微信号
患者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