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世纪的欧洲,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家族流行着一种怪病,随着王室之间的联姻,这种病传遍了欧洲列国。令人惊讶的是,它“传男不传女”,患者轻微磕碰后就出血不止,甚至自发性出血危及生命。后来发现这种怪病就是血友病。
为了纪念世界血友病联盟发起人——加拿大籍的法兰克·舒纳波先生(Mr.Frank Schnabel)对于血友病治疗的贡献,自1989年起,便以他的生日4月17日作为“世界血友病日”。2025年是第37个“世界血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治血友病,让生命不再脆弱”。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血友病的治疗方案发展历程,看看现代医学如何改写血友病儿童的命运。
血友病的病因与治疗挑战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主要分为A型(缺乏凝血因子Ⅷ)和B型(缺乏凝血因子Ⅸ)。血友病一词源自希腊语,hemo-和-philia分别是“血”和“爱、倾向”的意思,表示“爱出血”。患者几乎都是男性,常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极轻微碰撞外伤后也会出血不止,严重者可能导致关节畸形或残疾,甚至颅内出血危及生命,故有“玻璃人”之称。
以前,针对血友病的治疗手段极为有限,由于体内缺乏凝血因子,因此患者主要依赖输血或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但供应不足且易感染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许多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饱受痛苦,家庭也承受巨大压力。血友病儿童的生存率极低,许多人活不过成年。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这一“脆弱”疾病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已接近常人。
医学突破:从替代治疗到基因治疗
1. 凝血因子替代疗法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成功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取、浓缩出Ⅷ因子,使替代治疗成为可能。对于血友病患者,尤其是出现关节出血、肌肉血肿等紧急出血状况时,及时输注血源性凝血因子,能迅速止血,缓解剧痛,防止进一步的损伤。凝血因子浓缩物的问世,极大提高了治疗便利性,但仍然受限于血液供应量。
8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使人工合成凝血因子成为现实。基因重组的FVIII和FIX制剂的出现,不再依赖于血液作为原料,大幅降低了血源性传染病的概率。此外,长效重组凝血因子进一步延长了药物半衰期,可以减少注射频率,患儿只需每周注射2-3次即可维持正常生活。其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也使得血友病家庭治疗成为可能。
预防治疗的普及
尽管替代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友病患者的症状,但反复频繁的出血仍使得部分患者关节病变导致畸形甚至残疾。因此,预防治疗的概念逐渐兴起。预防治疗是指通过定期输注凝血因子,使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水平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一般采用凝血因子浓缩物或重组凝血因子每次15-30iu/kg,血友病A患者每周3次,血友病B患者每周2次。它可以显着减少出血次数,尤其是严重的出血事件,减少关节出血和残疾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界对预防治疗认识的加深和推广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血友病患者开始接受预防治疗。
3. 非因子治疗新选择
近年来,非因子药物崭露头角,给血友病治疗注入了新活力。例如艾美赛珠单抗,能通过桥接FIXa和FX活化进而替代FVIII的功能;再如马塔西单抗,是一种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体。这类药物不再着眼于补充凝血因子,而是另辟蹊径,通过调节凝血通路中其他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而达到预防出血效果。而且可皮下注射,并对抑制物有效,为静脉注射困难或合并抑制物的患儿提供了新希望。
4. 基因治疗的曙光
2022年,全球首个血友病B基因疗法获批,通过病毒载体将正常凝血因子基因导入患者肝脏细胞,实现长期甚至终身治愈。临床试验中,许多患者出血事件减少90%以上。血友病A的基因治疗也已进入临床试验,未来可能彻底改写疾病治疗模式。
现代医学的进步让血友病儿童摆脱了“易碎”的命运。通过规律预防治疗,许多孩子可以正常上学,甚至参与跑步、游泳、骑行等运动。物理康复和综合护理进一步减少了关节损伤,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血友病从早期治疗目标的“不死”、“不残”,到现在可以“奔跑于阳光下”,每一步都凝聚着医学界的智慧和努力。
从脆弱到坚韧,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出现,为血友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不断为患者点亮生活的希望之光。
门诊时间
血友病随访门诊:周一下午(张江院区)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
电话:021-38626161
邮编:200127
电子邮箱:测产蔼蝉肠尘肠.肠辞尘.肠苍
版权所有:911制品 | 摆沪卫(中医)网审摆2013闭第10123号闭
官方微信号
患者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