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诊有时会遇到家长提出这样的请求:“我家宝贝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请给他查查过敏原,IgE和滨驳骋通通查个透!”
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是相同的概念吗?过敏原IgE抗体检测(急性致敏原检测)和滨驳骋抗体检测(慢性食物敏感检测、食物不耐受检测)有必要一起检查吗?今天就来告诉大家。
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有什么区别?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非免疫反应,通常是因为孩子的身体缺乏某种消化酶,无法正常分解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如乳糖、果糖等)。特点:症状通常与摄入量相关,吃得越多,症状越严重,但不会危及生命。
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将食物中的某些蛋白质误认为“敌人”,并发动攻击,导致一系列过敏反应。特点:即使摄入极少量食物,也可能引发严重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如过敏性休克)。
简单来说:食物不耐受是“消化系统罢工”,而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反应?
食物不耐受的机制
消化酶不足:例如,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孩子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导致腹胀、腹泻;
代谢问题:某些食物成分(如果糖)在体内堆积,引发果糖吸收不良,表现为摄入水果或者水果甜味剂后出现腹胀、胃肠胀气或者腹泻。
食物过敏的机制
免疫系统误判:免疫系统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如牛奶中的酪蛋白)误认为有害物质,产生抗体,引发过敏反应。也可定义为由食物引起的对人体有害的免疫反应,在接触某种食物后可重复发生。分为IgE介导、非IgE介导及混合型。
IgE介导:通常在进食后几分钟内发生,症状包括水肿性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等,常常瘙痒明显,甚至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等;
非IgE介导:进食后出现反应相对晚,可能在数天后出现,多为胃肠道症状,皮肤主要表现为湿疹样皮炎、慢性反复;
混合介导:以上二者兼而有之,常出现在特应性皮炎、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等病人中。
如何识别孩子的症状?
食物不耐受的常见表现
消化系统:腹胀、腹痛、腹泻、便秘;
其他症状:头痛、疲劳、情绪波动(如易怒、焦虑),很少出现皮肤症状。
食物过敏的常见表现
最常见的皮肤表现包括:
口周红色“警戒”:进食后即刻出现的口唇红斑、肿胀、瘙痒(口腔过敏综合征),常见于水果/坚果过敏;
急性皮肤“风暴”:水肿性红斑、风团(荨麻疹)、全身瘙痒可能在20分钟内暴发,可能迅速发展为过敏性休克;
慢性湿疹样改变:特应性皮炎患儿在摄入过敏食物6-48小时后,原有湿疹明显加重或出现渗出皮疹,躯干四肢可见境界不清的红斑、丘疹、脱屑(混合型食物过敏的典型表现);
其他症状:例如呼吸系统:鼻塞、咳嗽、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消化系统:呕吐、腹泻、便血等;
严重反应:过敏性休克(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意识模糊)。
小贴士:如果孩子吃完某种食物后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诊!
如何管理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建议使用食物日记,记录孩子吃的食物和症状,帮助医生判断;
实验室检测:如氢呼气试验、基因检测。建议至消化科或营养科就诊并咨询专业医生;
食物过敏:推荐进行皮肤点刺试验;
血液检测:可检测过敏原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注意:IgE阳性不意味着一定是食物过敏;
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的金标准,需要在医生监督下逐步引入可疑食物,观察反应。
为什么不需要检测食物特异性滨驳骋?
国际共识定论:多个权威指南明确反对(包括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因为滨驳骋是免疫应答的正常标记物,反而提示免疫接触过该食物,其阳性结果与临床症状无相关性,健康人群也会出现多种食物滨驳骋阳性。盲目忌口滨驳骋阳性食物可能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研究显示限制饮食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5%);
研究发现许多湿疹儿童的食物特异性滨驳骋检测呈阳性,但实际通过食物激发试验确诊的比例较低,不少阳性食物患儿日常生活是耐受的;
有些机构将检测食物滨驳骋标注为食物不耐受检测是不可取的,因为食物不耐受与免疫系统无关,不能靠检测免疫球蛋白来诊断。
治疗与管理
食物不耐受
建议避免可疑食物,或选择替代品(如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可喝无乳糖牛奶);使用酶补充剂:如乳糖酶片,帮助消化。
食物过敏
合理饮食回避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应该避免明确过敏的食物。
小贴士:建议长期“忌口”的小朋友进行营养咨询;有严重过敏者,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是首选一线治疗。
讲到这里,为大家揭晓答案,门诊遇到的那位家长,医生最后劝退了他想要让孩子查食物特异性滨驳骋的想法,而仅仅做了食物特异性IgE。
过敏免疫联合门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作为医院“过敏免疫诊疗中心”核心科室、过敏免疫联合门诊主要参与者,常规开展各类过敏原检测试验(sIgE、皮肤点刺试验等),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综合性诊疗方案(外用及口服药物治疗、湿包裹治疗、光疗、新一代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治疗、脱敏治疗等)。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
电话:021-38626161
邮编:200127
电子邮箱:测产蔼蝉肠尘肠.肠辞尘.肠苍
版权所有:911制品 | 摆沪卫(中医)网审摆2013闭第10123号闭
官方微信号
患者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