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911制品主办的上海市市级医院小儿外科专科联盟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议顺利召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院、新华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多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小儿外科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研讨。
申康中心医疗事业部侯冷晨副主任发表讲话,热烈祝贺小儿外科专科联盟在2024年度取得的显着成绩。他指出,目前上海的多家儿童专科医院各具特色,形成了百花齐放、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这种多元化的格局不仅为小儿外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资源整合与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侯冷晨副主任强调,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医院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小儿外科领域的持续进步与创新。
首届小儿外科联盟主任委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张浩院长首先对各单位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随后,张浩院长系统汇报了2024年专科联盟的工作进展,重点围绕四大核心领域展开:一是重点病种诊治能力的系统化建设,二是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叁是临床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四是专科运营能力的全面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在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联盟单位相关病种数据上传成功率较去年同期实现显着提升,充分展现了联盟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新华医院吕凡主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姜大朋主任先后分享了《肝母细胞瘤手术共识策划》及《肾母细胞瘤手术共识初稿》专题。
随后,各单位代表积极发言,围绕当前小儿外科领域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代表们聚焦出生率下降带来的挑战、亚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索、联盟在资源整合与协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技术创新对学科发展的推动力等关键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前瞻性思考。
一、挑战:出生率下降,病种变化
随着出生率下降和优生优育政策的推进,部分先天性畸形病种逐渐减少,小儿外科面临着病源减少的现状。陈方教授强调,面对出生率下降,小儿外科需要提高诊疗标准,解决临床问题,同时关注患儿的远期预后、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这不仅需要技术的提升,更需要各中心团结协作,培养年轻力量,推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遇:亚专业发展与联盟引领
亚专业的出路:
张浩院长提出,亚专业的发展需要增加关注度和重要性。李海教授补充道,当下医生应自信应对内卷现实,勇于跨学科交流,提升整体水平。
联盟的作用
吴晔明教授强调联盟在推动小儿外科标准化治疗、参与国际协作、开展前瞻性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联盟不仅可以培养年轻医生,还可以借助平台开展多中心研究,集中解决争议性临床问题。史燕军教授建议,联盟应面向全国乃至世界,通过指南和共识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方案。
叁、未来:技术创新与国际协作
技术创新
虞贤贤医师认为,随着技术壁垒和信息壁垒的消失,小儿外科专业需要推动创新发展,深入钻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地区协作
朱建军教授提到“一带一路”倡议,为小儿外科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吴晔明教授强调,上海小儿外科应发挥优势,参与国际协作组织,发掘引领性事业,推动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期间,911制品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临床正式启用,作为国内首家采用单孔手术机器人的单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已经开展近100例手术,创伤较传统手术具有明显改善。
最后,张浩院长再次感谢各家联盟单位积极参加本次会议,为小儿外科联盟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
电话:021-38626161
邮编:200127
电子邮箱:测产蔼蝉肠尘肠.肠辞尘.肠苍
版权所有:911制品 | 摆沪卫(中医)网审摆2013闭第10123号闭
官方微信号
患者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