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临床护理发展现状及需求,落实学科“校院一体化”建设方案,11月1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党委书记章新的带领下,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李敏、副院长方琼及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教研室教师代表一同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护理学科调研与交流。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洪莉、护理部主任沉南平、护理专家顾问徐丽华、陆红、副主任沉碧玉、各专科学科带头人、大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部分科室护士长及骨干等2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沉南平主持。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洪莉代表院部对于护理学院前来调研表示欢迎,表示儿中心护理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学院的支持和关注。儿中心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作出了很多的贡献,护理队伍是医院的半壁江山,在此过程中为医院提供安全保障。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危重症医学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护理队伍作为保障。护理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希望在学院的指导下,医院护理学科能够在儿童全生命周期的延续护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护理部主任沉南平从学科特色、人才队伍、项目成果及荣誉等方面阐述了儿中心护理学科的建设现状,同时明确了未来的建设方向,并表示希望护理学院给予更多支持。随后儿中心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作分报告。护理部副主任沉碧玉作创新团队建设报告,重点介绍了创新团队在危重症患儿全程照护模式、跨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研究平台等方面已做出的成效以及未来的规划。血液肿瘤、新生儿科、儿童心血管科、儿童重症四个优势亚专科的护理学科带头人就专科建设作汇报,各自从各专科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建设布局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本专科领域现有优势与不足。护理学院科研与学科发展办公室主任胡静超基于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护理学科现状进行了分析汇报。
在自由讨论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领导、学院教研室办公室负责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人事部门负责人以及护理部门老专家等进行了积极互动和交流。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党委书记章新表示,儿中心在专利创新方面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分层并轨的教育模式是儿中心的创新人才培育方式,值得推广。人才梯队建设尤为重要,应充分发挥附属医院在妇幼等领域的优势,紧密对接护理二级学科建设。他强调,通过双聘模式推进医院与学院的人才共享,促进教师间的互通,促进研究型教师与实践团队融合,将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李敏倡导院校合作、优势互补,提早布局学科发展,强调突出学科优势并加强队列数据库建设。副院长方琼提出在儿科护理领域,应率先在础滨教育教学课程上抢占先机。同时,她指出医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认为可以基于现有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引领研究生在全国范围内发挥更大学术影响力。儿中心人力资源部陆奕主任表示,当前高层次护理人才匮乏,高影响力产出较少,医院将加大人才支持力度。他强调,医院与学院双聘模式已迈出第一步,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双方可继续在资源共享、合作发展方面深化合作。陆红指出,目前医院在支持专科护士、科研骨干成长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她希望医疗团队能够带领护理团队共同成长。徐丽华表示,儿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学科上也涌现出领军人才。她建议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与学院在平台建设方面深度合作;在人文平台上,儿科护理可发挥独特作用,特别是在儿童危重症课程建设中推动交叉领域的发展。
最后,儿中心副院长洪莉再次感谢学院对儿中心护理团队的肯定与支持。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中心在学科发展中始终肩负责任。当前在创新、引领和聚焦方面仍有不足,需要找到1-2个突破点,形成儿科护理的特色亮点。儿中心作为一个积极进取、包容开放的团队,希望护理学院能够给予更多支持,助力团队发挥最大潜力。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
电话:021-38626161
邮编:200127
电子邮箱:测产蔼蝉肠尘肠.肠辞尘.肠苍
版权所有:911制品 | 摆沪卫(中医)网审摆2013闭第10123号闭
官方微信号
患者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