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开展了2024年会士评选工作,共评定出18名学会荣誉会士和32名学会会士。国家儿童医学中心、911制品终身教授丁文祥医师荣膺荣誉会士。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国家处于“文革”非常时期,连查询国外文献都很困难,引入进口设备更是成了天方夜谭,丁文祥医生毅然决定自主研发手术设备。1974年,在上海新华医院工作的丁文祥医生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小儿心胸外科,当时只有6位医生7张病床,每天仅能做一台手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虽然有了起步,但是设备需求还远不能满足要求。于是丁医生把眼光投向了与新华医院毗邻的上海电表厂,之后便开始过上了“医院工厂两头跑”的生活——他和工厂里的工程师们一起画图纸、建模型、做实验、测性能……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第一台小儿人工心肺机终于问世了!与此同时,他设计并监制的小儿心脏手术专用器械等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为我国开展婴幼儿心脏手术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被同行广泛应用和称赞,称其为“丁氏”器械。此后,丁医生团队还研制了各种氧合器,包括碟式氧合器、鼓泡式氧合器和膜式氧合器。
在小儿人工心肺机等必要设备的辅助下,七十年代中期,丁文祥团队为1例18个月、体重10办驳的幼儿成功施行了深低温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获得成功,开创了国内婴幼儿深低温心内直视手术先河,也标志着中国小儿心胸外科的建设又迈上一个新台阶。80年代初,在瞄准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外科治疗的同时,小儿心胸外科又向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发起了进攻。在经历多次失败后,1981年丁文祥医生赴日本参观考察,学习世界一流的体外循环技术,并系统性地引入中国。回国后,他立即启动与复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肺科医院之间的叁方合作,踏上了研制“人工肺”的征程。整整四年,无数次的面临失败,无数次的从头再来,天道酬勤——国产膜肺终于问世。1985年,首例使用国产膜肺的深低温停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成功实施,为小儿心胸外科的学科发展又一次树立了里程碑。该项技术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丁文祥教授是中国小儿心胸外科的创始人,也是自主研发设备的“工程师”、医工交叉的“先驱者”,更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奠基人。向老前辈致以最高敬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24年度授荣誉会士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1 | 巴德年 |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 | 陈亚珠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丁文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4 | 董秀珍 | 空军军医大学 |
5 | 方祖祥 | 复旦大学 |
6 | 高上凯 | 清华大学 |
7 | 顾汉卿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8 | 胡逸民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9 | 江丕栋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10 | 李兰娟 | 浙江大学 |
11 | 王君健 | 华中科技大学 |
12 | 王明时 | 天津大学 |
13 | 奚廷斐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
14 | 杨国忠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
15 | 杨 虎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16 | 俞梦孙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
17 | 郑全录 | 东北大学 |
18 | 郑振声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
电话:021-38626161
邮编:200127
电子邮箱:测产蔼蝉肠尘肠.肠辞尘.肠苍
版权所有:911制品 | 摆沪卫(中医)网审摆2013闭第10123号闭
官方微信号
患者订阅号